數據說話--中國環保危機
作者:admin 點擊:
次
【網文摘錄,作者不詳】 自然生態的破壞是百年千年萬年事,許多是不可逆轉的,如海水污水倒灌,如渤海已成死海,黃河已死長江將亡等等。 空氣 近日大陸霧霾彌漫至143萬平方公里,北京六級重污染。參閱近期大陸霧霾報道。 土地 全國森林覆蓋率16.5%,有說只有8%。芬蘭67%,日66%,韓64%,挪威60%,瑞典54%,加44%,德30%,美33%,法20%,印度23%。世界平均22%。 ■1958年前四川省森林覆蓋率33%,1980年降為13.1%。全省193個縣,91個縣覆蓋率在10%以下,67個縣10-20%,23個縣20-30%,12個縣30%。 ■1949年全國沙漠、沙化土地66.7萬方公里。1990年代初168.9萬方公里。2003年全國荒漠化土地262.2萬平方公里,占國土總面積27.3%。 ■由于森林濫伐,1950年代全國水土流失面積116萬方公里。1992年水土流失面積179.4萬方公里,占全國面積18.7%。2009年西部地區水土流失面積達282.59萬方公里。截止上世紀末,嚴重水土流失367萬平方公里,占國土總面積38.2%。 ■全國960萬平方里,減去荒漠化和冰川石山高寒荒漠土地約300萬平方公里、水土流失土地367萬平方公里,就只剩下約3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了人口則從1949年的4億擴大至13億,增大3倍多。中華民族在六十年間的生存空間減少至五分之一,已退無可退,再退,也就是退到太平洋里了。 ■1950年全國耕地16億畝,人均2.7畝。1996年19.5億畝,2007年18.26億畝,年均減少1100萬畝,人均1.38畝,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0%。2006中共提出&ldquo18億畝耕地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紅線&rdquo,2009年全國播種面積16.35億畝。 ■保守估計全國約10%耕地受重金屬污染,其中鎘、砷污染比例分別占受污染耕地的40%。 ■大陸市場大米四分之一含有鉛毒、鎘毒等重金屬污染,引致食者頭痛、頭暈、失眠、健忘、精神錯亂、關節疼痛、結石、癌癥等病癥。(據大陸《新世紀》周刊總437期)。 ■2005年全國廢污水排放量524億噸,比2000年增26%2008年廢污水排放量758億噸。 水與其他 ■黃河流域2004年廢污水排放量39.5億噸,中下游支流水質常年為劣五類,1.6億人受害。 ■長江流域廢污水排放量:1970年代末95億噸,1989年150億噸,20世紀初270億噸。 ■1985年在長江口能觀測到126種底棲動物,1998年下降到56種,2002年52種。專家警告,十年內長江水系生態瀕臨崩潰。 ■2008年,全國200條河流409個斷面中,1-3類、4-5類和劣5類水質的斷面比例分別為55%、24.2%和20.8%。26個湖泊(水庫)中,呈富營養狀態的湖庫占46.2%。 ■全國532條河流,有82%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。全國約有7億人口飲用大腸桿菌超標水,約有1.7億人飲用受有機物污染的水。 ■2005年對全國74個農村調查,96%村莊沒有排水溝渠和污水處理系統,89%村莊將垃圾堆放在房前屋后、坑邊路旁甚至水源地、泄洪道、村內外池塘,無人負責垃圾收集與處理。 ■全國農村每年產生約1.2億噸生活垃圾幾乎全部露天堆放;每年產生量逾2500萬噸的農村生活污水幾乎全部直排,使農村聚居點周圍的環境質量嚴重惡化。 ■1990年至2009年,全國因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造成的損失占GDP的7%~20%。 ■2004年,全國因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為5118億元,虛擬治理成本為2874億元。 ■全國草原退化面積達10億畝,目前仍以每年2000多萬畝退化速度在擴大。 ■全國草原面積占國土41%,其中90%出現退化。退化沙化草原已成為我國主要的沙塵源。 ■全國濕地面積居亞洲第一,世界第四,其中60%萎縮、消亡、退化嚴重。 ■全國紅樹林由歷史上最大面積25萬公頃減少到目前不足1.5萬公頃。 ■數十年來大量發展人工純林。楊樹已經南下江南,接近了南嶺。整個大西北、華北平原,甚至江南一些地區,也以楊樹為主。高密度、單一樹種的人工純林對國土生態貽害無窮。 ■全國生態環境脆弱區占國土總面積60%以上。 ■全國每年流失100億噸沃土,相當1千萬畝耕地30厘米耕作層土壤。自然形成1厘米耕作層土壤需1&mdash400年,形成可耕作層規模需3000&mdash12000年。 ■黃河流域年入河泥沙16億噸。長江流域每年土壤流失量24億噸。隨土壤流失的還有各種營養元素,僅黃河流域每年流失的泥沙中,就含有氮、磷、鉀3種元素總量約4000萬噸,超出了2003年全國化肥需求量3990萬噸。 ■據中國工程院、環保部報告:全國近50%城鎮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不符合標準,1.9億人飲用水中有害物質含量超標。全國地面沉降災害比較嚴重的城市超過50個。全國25%的地下水體遭到污染,平原區有54%的地下水不符合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,90%以上的城市淺層地下水不同程度遭到污染,目前已呈由點到面的擴展趨勢。全國118個大中城市地下水已普遍遭到污染,其中嚴重污染城市占64%。 ■地下水是全國城市唯一或重要水源,幾乎全部城市水源大幅度超采超采水資源引起的沉降速率或幅度,較自然背景大數十倍至數百倍。 ■全國669個城市中400個供水不足,110個嚴重缺水。32個百萬人口以上大城市有30個長期受缺水困擾;14個沿海開放城市有9個嚴重缺水;近200個沿海城市地下水超采造成海水污水倒灌入侵的狀況已經不斷發生。 ■北京市地下水開采程度超過100%。全市淺層地下水全部受到污染,大多不能作為飲用水的直接供水水源,通州區淺層地下水污染程度高達5級。因此造成北京地下水水位嚴重下降和大規模地面沉降,最大沉降量達722毫米。 ■全國水資源量2.8萬億立方,人均水資源2.2千立方,是世界人均水資源的25%。 ■全國瀕危物種189種,瀕危、漸危高等植物4000-5000種,占全國高等植物總數的15-20%。長江白鰭豚功能性滅絕。 ■中國唯一內海渤海一年接受污毒水28億噸,水體水質污染全部超標,海底泥含重金屬超標2000倍。期自然循環為正常,須200年,前提是不能再傾瀉一滴污水。 ■1949年以來,全國湖泊減少了1000多個,面積縮小約1.86萬平方公里,占現有面積的26.3%,湖泊蓄水量減少513億方,其中淡水量減少340億方。 ■最大的水質最好的淡水湖鄱陽湖,1949年湖面積5340平方公里,2007年底湖面積曾不足50平方公里。 ■洞庭湖1947年湖面積近4000平方公里,2007年12月湖面積僅310平方公里。2006年,其整體水質為5類。 ■全球污染最嚴重的前20名城市,中國占了16個。全國57%城市顆粒物超過國家限制值,48個城市的二氧化硫濃度超過國家2級排放標準,82%城市出現過酸雨。 ■1950年代全國沙塵暴5次,1960年代8次,1980年代14次,1990年代23次。 ■中國空氣與水源的污染總代價在中國GDP的3.5%到8%之間,平均指數5.75%。 ■全國廢渣年產量超過5億噸。1988年全國積存量為66億噸,人均6噸廢渣。 ■全國固體廢物堆存量累積已近80億噸,占用和損毀土地200萬畝以上。 ■2008年全國城市餐廚垃圾逾6000萬噸,比十年前增加了100%。 ■380個城市中,有三分之二城市處在垃圾包圍之中。 ■2006年全國食油銷量1410萬噸,返回餐桌上地溝油100&mdash150萬噸。 ■全國城市20%垃圾按環保方式處理,其余污染物直接進入河湖海,徹底破壞水體環境。 ■全國化肥年使用量接近40噸/方公里,標準是22.5噸/方公里,嚴重污染地下水和土壤。 ■全國農藥單位耕地面積用量比發達國家高出1倍以上,只有不到1/3被作物吸收利用,其余大部分進入了水體、土壤及農產品中,直接威脅人體健康。 ■全國近百處煤、磷、銅、鋁礦濫開面積達82%,回采率20%,煤層6-7米,只采2-3米。 ■1949年至今,全國建造了約87000座水庫,其中三分之一不安全,有隨時潰壩的危險。 ■全國有近2000個核放射源丟失或失控,存在安全隱患。 |